![]() |
![]() |
---|---|
![]() |
![]() |
您好,我的寶寶目前11個月多即將滿周歲,他是混血寶寶加上我和先生平常是用第三語言溝通,因此他在生活中會接觸到三種語言。平常生活中的語彙如喝內內、喝水吃飯、積木、拼圖、車車等等,我確定他都是聽的懂的,因為他會馬上轉過去看向東西所在之處,但是引導他拍手、byebye、用手指物等他都非常抗拒,試過非常多方法都失敗,反而是沒有刻意教他的如用扇子搧風、遙控器開電視等等他都自己學會。語言的部分只有mamama是很清楚的,其他大部分時候還是用哭來表達自己的情緒。請問太複雜的語言環境是否會讓發展較慢?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引導寶寶學習?或是建議需要至醫院做進一步評估?感謝回覆!
![]() |
|
---|---|
![]() |
|
媽媽您好~~
媽媽很細心仔細的觀察寶寶的語言發展能力,也提供了很多寶寶現有在語言學習上的相關訊息,的確如媽媽說的,在寶寶語言啟蒙的階段上,若在語言多元的環境下可能會對寶寶的語言發展起步會稍微慢一些,會建議需要再多等寶寶一些時間,因為語言發展的學習,寶寶均需要先理解聽懂後,才會開始有表達說話的能力發展。當然可以的話,降低語言環境的複雜度是很好的,先在單一的語言環境裡學習主要語言與人互動溝通(約80%),而遊戲時間聽歌休閒時還是可以使用多元語言的(20%)。
目前您的寶寶已經可以聽懂生活中的語彙是很棒的事,而在表達互動的部分還在學習中,表達的部分也如同媽媽想要引導寶寶學習的方向(指物、byebye揮手……),現階段不一定一定得要用口語表達,可以用手勢動作來表達互動達到與大人溝通的目的。所以媽媽目前可以在生活中引導寶寶與人互動溝通表達時可以怎麼表示,而此時期寶寶是有自己想法不喜歡大人強迫他學習的,所以在生活中沒有刻意教的動作,寶寶覺得有趣就學會了,而刻意想要教寶寶的,寶寶可能已有感受到壓力就比較不會願意配合學習。
語言其實跟生活情境是分不開的,媽媽可以直接在每日生活需要溝通表達互動的情境下直接示範給寶寶看怎麼做,像是
(1)要出門時,和人說byebye,大人需要直接在當下情境下很自然地揮手說byebye,也直接帶著寶寶的手揮揮,每日都這樣後持續一段時間後,寶寶一定會知道的,某天寶寶天時地利人和心情好時就會主動出現byebye動作甚至是聲音了。揮手byebye到kissbye都是可以的練習的。
(2)當寶寶完成甚麼事或是表現好時,當下大人就拍拍手說好棒,看寶寶意願是否願意自己拍手或大人帶領拍手,若不願意也沒關係,不強迫寶寶;一樣每日遇到相同情境就重複,某天寶寶一定會的。週歲生日時,唱生日快樂歌就會有拍拍手的情境可練習或是平時玩玩具就可以把兩個積木/物品互相敲敲發出聲音,這也是拍拍手的練習。
(3)在家裡看書遊戲或是出門走走晃晃時,大人也可以示範手指物,手指書上的圖片或是手指戶外的物品等等,告訴寶寶說”你看~~是XXX耶”,讓寶寶可以學習模仿伸食指指物。伸食指的動作,平時也可以多讓寶寶玩按玩具按鍵來練習此動作。
(4)生活指令上,除了繼續持續給予口語語彙的輸入外,也可以再搭配簡單的手勢動作,像是向寶寶說”要睡覺了~~”(大人雙手可以合十並放在一側臉頰頭歪眼睛閉閉,來表示睡覺)、”喝水~~”(手假裝拿握杯子動作向嘴巴靠近咕嚕咕嚕)……等等,讓寶寶看到這些動作,看有無模仿動作的興趣可做溝通用途。
以上可以再嘗試看看,媽媽您也可以依照寶寶年齡進行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附網址可以下載/健康中心或衛生所都可以索取),來看寶寶該年齡發展是否有通過喔,目前寶寶是可以測9個月(8個月16天~11個月15天)或是1歲(11個月16天~1歲2個月15天)的檢核表,若在孩子該年齡最後施測日沒有通過,就會建議去醫院進行評估喔。
https://health.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890BB287E6A590F0&sms=FEDD3204A66CD37D&s=341720F573D7CFC9
早療外展服務中心 敬上